kaiyun.com|瓦斯科达伽马踏上征程,冲击冠军目标明确
随着史上最大规模的年报潮结束,今年新三板企业整体状况如何?基础层和创新层企业差距真的那么大吗?机构投资人根据年报如何“运筹帷幄”?第一财经联手中信证券新三板研究团队,推出年报解码系列,深度剖析八大热门行业(TMT、医药、消费、工业、环保、数字营销、体育),呈现新三板研究主流策略。
在刚刚过去的第7期分享中,中信证券新三板分析师汤彦新对三板市场2016年消费行业进行深入剖析以及对一财新三板群友提问的精妙回答。
汤彦新:各位好,我是中信证券研究部的分析师汤彦新,今天借助一财的平台与各位分享跨市场消费行业2016年度年报情况。
1
跨市场消费行业概览
首先对新三板消费板块以可选消费和日常消费两大维度进行整体梳理,涉及到8个细分的子行业。接下来进一步结合中信新三板消费行业研究的重点方向对文化娱乐、旅游、新零售大消费服务行业进行跨市场梳理。
整体来看,新三板目前消费板块共有2193家公司,涉及可选和日常消费两个大的维度,8个细分子行业,三板消费行业整体营业收入是3847亿元,同比增长是11%,总体净利润是243亿元,同比增长约20%。
从整个营收的增速来看,媒体增速最高,达到38.开云体育官网5%,领先于媒体和汽车零部件等传统行业,从净利润的增速来看,食品与主要用品零售行业增速最高达到了 kaiyun 58%,领先于零售以及汽车零部件行业。盈利方面内部分化非常明显,三板由于小体量的公司占绝大多数,2016年净利润小于1000万的企业数量占到了 kaiyun.com 全市场总量的63%,亏损的企业数量占到了20%,而且多集中在媒体、耐用消费品以及服装子行业,这直接拉低了相关行业的盈利水平,而且盈利能力前20的公司营收达到了全行业的70%,所以说马太效应非常明显,通过数据的梳理我们发现汽车与汽车零部件,还有零售行业ROE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2
新三板消费行业公司2016年年报分析:可选消费和日常消费
1. 可选消费:从新三板可选消费的角度来看,零售业领跑营收,汽车与零售业净利润增长迅速。
以现在264家公司为样本统计,总体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2016年整体收入是528亿元,同比增长25%,净利润是45个亿,同比增长约50%。从收入占比来看,汽车零配件和设备占比最大;营收增速中汽车制造业增速最高,达到60%,摩托车制造业相对弱一点,43%;从利润端来看,汽车制造业增速最快,将近达到了250%,摩托车制造排在第二位,大概200%,净利润增速这块,重点应该是在汽车制造业。
耐用消费品和服装板块的整体营收在2016年也呈增长态势,利润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消费电子这块。如果从整个板块各项收入的占比来看的话,纺织品和奢侈品这两块占到了整个板块的45%左右;在收入增速上,日用品和电子消费都突破了20%。从净利润的占比来看,纺织品和家用电器贡献也较大,在增速上和消费电子板块的增速达到了193%,其次是家电和住宅。所以消费电子行业的营收和利润增速高于整体的。在纺织品服装和奢侈品领域,家用电器这三个行业重点的公司的数量会比较多,其他行业分布零散。
从消费者服务行业的细分子领域来看,2016年营收和净利润同步增长,223家公司的营收是390亿元,同比增长32%,净利润295亿元,同比增长42%。从细分领域净利润来看教育板块的贡献最大,接近50%,旅游和休闲设施等是第二三位。从利润增速来看,休闲设施这块增长较快,达400%,餐馆这个领域增长也比较快,达300%以上。教育服务行业营收和净利润同步增长,板块内的其余行业在利润和收入端都出现了明显的分化,教育是一个重点的发展领域,是一个比较好的赛道。受益于教育政策改革和二胎的放开,整个市场空间非常广阔,盈利能力和收入增长快速提升。
从新三板媒体的细分子领域来看,2016年在收入和利润端都实现比较大的增长,尤其在利润端,行业的盈利能力是从数据来看整体提升。从收入增速来看,文化娱乐,即电影和娱乐的部分收入增速接近47%,利润增速达87%,所以说板块的盈利性得到了整体性的提升。三板传媒领域其实也在呈现分化的态势,电影娱乐和广告行业的公司的数量较多,在收入端保持了整体的快速增长,2/3的电影和娱乐公司都实现净利润的增长,都超过了15%。由于新媒体的冲击,广播、出版、有线与卫星电视收入增长比较少,所以这些子板块在利润端的增速是下滑的。
从新三板零售行业的细分子领域来看,2016年整体呈现了收入增长的态势,共184家公司,整体实现营收实02亿元,同比增长约30%,净利润将近10亿元,同比增长56%,盈利能力得到提升。从营收来看的话,增速最大的是互联网,也就是新零售的领域,增速达到了48%,净利润增速来看,增速最快的是专营零售,达到了60%。虽然整体保持了持续盈利和收入双升的态势,但板块内部分化特别明显,汽车零售是以超强的收入增长拉动整个零售板块,实现营收和利润的双双提升。线下多元化的零售商也是通过扩大规模,加快布局便利店等相关的零售业态实现了收入端的快速增长,由于这些行业在店面初期的投入可能会比较大,短期会影响它的ROE,长期来说的话会不断提升它的一个盈利能力。垂直电商和跨境电商也成为了引领电商板块增长的主要力量。
2. 日常消费:食品饮料营收占比逾八成,专营零售行业利润增速超50%
从净利润增速来看,食品零售增速超过了1000%,在传统的消费业态比如大卖场和超市,这个领域也有50%。食品饮料领域增速最快的是白酒和葡萄酒,酒类板块受益于整个上半年主板在这块的整体增长,在三板上也能同步体现出来,收入和利润端都能够表现得比较好,相关的公司整体的营收增速能够达到119%。在净利润的部分,贡献净利润大头的是农产品、食品加工和肉类领域,这是相关类型公司数量比较多导致的。
3
跨市场文娱行业:整体收入上涨,电视剧行业表现强势。
在文娱行业会以电影、电视剧、动漫、综艺或者电视节目以及演艺五个大类分别进行跨市场的探讨。
1. 中国电影市场2016年票房端增速不及预期,所以导致整个相关资本市场以电影为主业的公司在2016年收入仅是小幅上涨,盈利能力出现了下降。2016年整个电影板块收入上涨了17%,但利润下滑了13%。原因是随着电影市场在2015年井喷式增长的结束,市场逐渐回归理性,而且购票平台停止补贴之后,高额票补减少导致观影者出现流失,所以整个行业板块在景气度上是下滑的。电影板块龙头企业的营收和净利还是不错,整个盈利能力呈现分化的状态。电影行业营收第一的是万达院线主办的企业,2016年是113亿元,同比增长40%,票房这块贡献了75个亿,同比增长了将近18%,中国电影和华谊在营收和净利润分排二三位。收入贡献位于前十位的新三板公司只有一家大地院线,收入是15个亿,同比只增加了0.13%,但它在利润端增长比较快,达到了3900万元,这应该是三板领域当中电影行业一个比较亮眼的企业。
对于整个电影市场或者整个跨市场电影板块来看,我们认为未来整个市场的集中度会向龙头不断进行,龙头企业的公司在营收上会持续上涨,但如果净利润增速无法得益于市场整体高速增长来维持稳定,龙头公司净利润增长也会比较缓慢,行业内部也将持续分化,部分公司盈利可能将出现大幅下滑。整个电影行业的增量空间还是非常明确,整体向好,随着整个电影市场走向成熟,未来这个增量是可期的。主要指标是看国内银幕数量增加的情况——2016年国内银幕数量共增加9290块,同比增长30%。目前整个消费者的观影行为逐渐向三四线城市渠道下沉,这个需求还将推动整个电影市场的规模扩大。因此随着主板相关公司估值回归相对理性,跌出安全边际之后,再加上三板公司积极布局三四五线城市渠道的市场增量部分,相关的优质的龙头公司还是能够随着行业景气度不断提升实现收入的快速增长和利润的稳步增长。
2. 电视剧的收入和利润在2016年整个市场都实现了较快的大幅增长,收入端增长了将近80%,净利润上涨了75%。相关营收增长基础注重在龙头公司,内部分化比较严重。整个行业正进入成熟期,产能在逐渐消化,从原来高峰期1.4万集/年回落到目前1.2万集/年,且发行机构的数量在持续减少,这些存量当中拥有精品制作、品牌效应的制作机构和内容的供应商将会受益于整个行业持续需求的增长,获得更高的议价。未来随着整个网络平台的兴起,消费者更愿意为优质的内容付费,所以整个行业在未来还是会有比较好的表现,预计整个增速在30%。
3. 动漫行业目前整个市场规模正在持续增长,而且潜力不断扩大,发展前景较好,但是由于三板上目前主要集中的是一些中小的动漫企业,净利润大部分来源于国家补贴,并不在它的内生里面有所体现。尽管如此,拥有精品内容的动漫制作公司,想必能够在未来享受整个行业需求端的持续增长的带动,实现收入和盈利的持续增强。
电视节目板块目前市场收入总体上升,但净利润出现了下降,其中主要的原因是由于相关公司在艺人创作和制作成本大幅上升以及员工成本上升,影响了在净利润,特别是ROE方面的增长。目前全市场一共34家公司,分别布局于主板、三板和港股,整个行业还是处于较快发展趋势,尤其是网络综艺和卫视综艺板块。2016年整个卫视综艺以及网综有255档,同比增长19%。随着制作成本的持续提升,相关的行业会使得优质资源越来越向龙头公司集中。同时,随着频道的持续升级,网络综艺会愈发迅猛,未来优质的供应商会积极布局衍生端,推动IP的衍生开发和一个跨界渗透,借助这个成熟效应拓宽在收入端持续的增长。
4. 演艺板块在2016年收入上涨,达到11个亿,同比2015年增长26%。但利润端呈现下滑的态势。这个领域的龙头公司在利润和收入都是远超其他公司的,行业集中度也在持续提升,永乐文化和开心麻花在2016年营收占比占到了整个行业的六成,净利润贡献超过了八成,随着整个未来80后在这个领域会成为一个新的消费主力军,演艺市场的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随着未来这个领域的一个景气度的持续提升,相关龙头公司的盈利性还将继续上升。
4
跨市场新零售行业:实体零售新业态释放潜力,垂直跨境电视龙头企业领跑。
目前新的零售业态在线下实体端不断释放市场潜力,同时还有传统的垂直和跨境电商。随着整个资本市场之前那波泡沫的退潮,现在留下来的很多龙头企业在利润和收入端也在持续领跑,这是我们未来重点关注的方向。
1. 线下实体:板块营收与净利润小幅上升,行业龙头优势明显。从2016年看整个业态在规模增加只有便利店一种。线下超商以及便利店的业务随着未来整个传统零售渠道的萎缩,加上现在O2O作为线下的实体对于线上流量和服务的承接,未来会受益于整个行业的持续增长,是我们在线下的领域的重点关注板块。
通过统计整个跨市场14家零售企业为样本,这个板块整体收入和利润都是小幅的增长,总体营业收入超过了1000亿,同比增长9%,净利润实现了32亿,同比增长22%。随着整个线下零售商转型升级,便利店逆势上扬,不断释放市场潜力,这也是整个板块净利润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
虽然行业整体增长相对还可以,但相关垂直领域公司的盈利能力在不断分化,三个大的赛道也会领航整个未来收入增长:便利店领域,主板的红星连锁收入同比增长15.2%,这是超过整个行业增速的;自动售货机领域,友宝营收和净利润分别达到15.76亿元和8100万元,是双料第一,目前是市场占比超40%的绝对龙头;大卖场领域,永辉超市正在发展它自身超级物种的新业态,2016年实现了净利润12.13亿元,同比上涨了100%。
2. 跨境电商:电商并购整合料入高潮,整体业绩爆发增长。
2016年统计了16家跨市场的跨境电商的公司,总体实现了211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97%,净利润这块一共实现了12亿元,同比增长了175%,盈利能力持续上升。主要原因是这种类型的跨境电商的企业通过扩大销售渠道,整合供应链资源,规模效应正不断得到强化,剥离盈利差的业务也能够帮助它提供零售端的毛利率,从而提升它的品牌议价。这个领域的龙头盈利能力是远超其他的,家居类的电商是增长最迅猛的。
跨境电商行业在目前还有很多存量的公司,这个行业在未来持续的洗牌和整合会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在互联网流量运营端有优势的明星企业并购价值会更高,而且同时这种在采购、物流、IT系统能够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保障,为优质产品和服务进行加持,这种类型的平台会在整个供应链体系内形成一个更高的议价。
3. 垂直电商:板块盈利能力分化明显,龙头企业营收持续增长。
垂直电商板块我们统计了52家垂直电商企业,2016年整个板块总体实现营收292亿元,同比增长40%;净利润由于亏损的企业比较多,所以总体实现了6.36亿元,同比增长16%左右。
随着盈利能力的持续分化,垂直电商领域的龙头企业应具备更强的关注度,酒类电商目前行业营收增长非常快,达到了136%,处于高速扩张期,但由于初期投入比较大,加之渠道的费用,线上的流量成本原因,盈利能力出现了下滑。化妆品以B2B或者B2C的方式继续加大对于线上端品牌代理的范围,营收的话同比增长较快,达到了60%以上,1.43亿元。虽然现在净利润还是亏损,但这个领域收入增长还是比较亮眼的。母婴板块目前来说三板上挂牌的公司较少,营收2016年整体出现了下滑,净利润为负,整体的行业数据并不是特别亮眼。
电商领域未来也会有一个产业链加速整合的态势,主要目的是降低购物的成本,而且从线上的渗透率,未来它的流量会越来越集中,所以说相关领域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像母婴、化妆品、酒类等这些垂直领域由于流通环节多,分销渠道长,垂直领域的电商相较于传统的经销商渠道有较大的价格调整空间,就能够切更多的蛋糕。在这些重点的细分子领域我们还是关注占据流量优势的龙头公司。
■ 中信证券新三板研究团队
中信证券新三板研究团队成立于2014年,目前团队成员共7人。作为新三板市场影响力最大、行业配置最齐全的研究团队,师承中信证券前董事总经理、9年新财富第一白金分析师胡雅丽,从团队成立伊始,便把“产业研究”和“独立客观”作为研究工作的标准,把“判断市场趋势、提供投资标的、为机构客户提供优质研究服务”作为研究工作的目标。中信证券新三板研究团队在产业链印证、跨市场比较和公司深度调研的基础上,目前已经覆盖新三板TMT、教育、医药、消费、体育、新能源、机械、环保等细分行业,并持续地覆盖和跟踪数百家新三板挂牌公司。
▲
■ 第一财经线上沙龙
第一财经选取新三板热门话题,邀请专业领域嘉宾进行专题分享,与群友实时互动。线上沙龙仅于第一财经新三板俱乐部1、2、3、4、5精品群内举办。
精彩内容将于第一财经电视《掘金新三板》公众号发布,部分内容将被第一财经日报采纳发表。第一财经将邀请新三板专业人士进行分享,优秀嘉宾将有机会成为《掘金新三板》股转连线节目直播嘉宾。
第一财经新三板+中信证券新三板研究团队的沙龙系列第七期到此结束,在接下来几周内会陆续推出分行业的线上沙龙演讲,敬请关注。
联系我们
Tel:+86-010-65929676
Web:www.yicai.com
Email:cbnneeq@yicai.com
Wechat:Juejinxinsanban
本文 开云体育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m.kaiyun-kaiyunapp.com/kaiyun-post/1002.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